華為領銜破局人工智能生態,2018年會成智慧生活元年嗎?
又到了年終總結的時候,最近華為總裁任正非的一席話,給2017年做了最好的總結,也為2018年立了最值得期待的圖景。
華為立志: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任正非在公司愿景與使命研討會上這樣提道。
在手機科技圈中蘋果、華為、三星無疑是最好的風向標,而2017年華為借人工智能超車,發布首款具備人工智能能力的芯片麒麟970、發布全球首款搭載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機Mate10,與此同時,華為也通過長期構建的智慧終端云服務布局,構成了完整的芯-端-云生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智慧時代破局者。在任何時代下,破局者都是最能代表未來的,華為這次也是如此,我們從華為身上,庫卡機器人,可以看到未來消費者智慧生活的剪影,也看到未來手機圈與科技圈的競爭熱點。
2017年:人工智能破局,智慧生活落地加速
2017年是人工智能大熱之年,百度全面掉頭轉向人工智能建立DuerOS開放系統和無人車阿波羅計劃,阿里豪擲1000億組建達摩院投入人工智能研究,而騰訊也首次建立了人工智能研究室,各巨頭紛紛摩拳擦掌,也正是因為人工智能的技術窗口時間點已經打開,剩下的必然是爭奪之戰。
無論各家如何爭奪布局人工智能,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覆蓋更多智慧場景,完成用戶的智慧生活。但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深度學習之后,如何讓技術走出實驗室,讓消費者可以輕松享受又是另一個話題。這里面有兩大門檻,庫卡機器人何服電機維修,一是硬件門檻,即人工智能帶來的新運算邏輯、海量處理能力要求都遠超目前大多數芯片的荷載;二是軟件門檻,以往由消費者自主去選擇APP、啟動APP、確認需求的行為模式已被完全改變,這要求各個分散獨立的應用都向人工智能開放數據庫、快速響應,這無疑改變了商業模式的核心邏輯。以往各自為營的英雄主義時代過去,以強大平臺聚合的生態模式才是智慧時代的歸屬。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看到華為芯-端-云戰略的逐漸成型:今年7月11日,余承東在互聯網大會首次提出芯-端-云戰略,看準了移動互聯網進入到智慧互聯網的變革,并判斷手機即將從APP時代發展到智慧助理+API時代,華為顯然抓住了芯-端-云的協同智能化體驗這個關鍵點。9月,華為正式發布全球首款AI芯片麒麟970,完成了芯的布局;10月,全球首款搭載AI芯片的Mate10發布,11月同樣具備AI能力的榮耀V10緊隨其后發布;至此,我們看到華為的芯、端已然初見成效,那么華為的終端云服務布局如何了呢?
實際上,華為在今年11月媒體開放日活動以及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已經展示了其在智慧終端云服務的布局實力。這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華為終端云服務與華為芯、端形成良好配合,二是,合作的深度與廣度,www.amc-iso.com,三是,華為終端云服務生態為廣大產業創新者提供了巨大的發展舞臺,成為了智慧生活的世界級入口。
競爭變化:賽道鋪開,軟服務能力成決勝一環
人工智能技術能力無疑是華為參與未來競爭的第一道護城河,這讓華為占據了領先行業半年以上的時間窗口,但想將這種領先勢頭保持下去,就需要另一個更具有戰略意義的布局,即終端云服務。
正如任正非提到的:把數字世界帶入了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才有可能實現智能世界;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本身就是以客戶為中心,讓服務更優秀。未來科技圈,真正要比拼的不僅僅是技術能力,而是用戶體驗。換句話說,物聯網、人工智能的到來已經使競爭進入下一個階段,從比拼產品到比拼每個用戶的服務能力。
華為通過華為終端云服務,打造了錢包、音樂、應用市場、游戲中心、天際通、智能助手等一系列產品。終端云服務完成了華為智慧生態的閉環,成為智慧生活的糧草,讓智慧生活最終落地。
華為終端云服務的布局,讓華為的用戶群體搶先感受到了智慧生活。
輕松簡單的主動響應:
目前,華為終端云服務搭建了音樂、視頻、閱讀、應用市場、生活服務等一系的基礎服務,同時通過智能助手更接入了眾多功能型應用。舉個例子,在工作日時,華為手機負一屏的智能助手直接在你上班之前提供日程提醒,在下班時顯示擁堵情況。同樣,負一屏智能助手還可以主動提供視頻、音樂等服務,而華為音樂、華為視頻、華為閱讀在海量內容的基礎上,更提供了精選的高品質內容,為用戶去除了篩選的苦惱。
便捷快速的一鍵直達:
有了滴滴和共享單車已經讓我們的出行向前躍進了一步,而華為的終端云服務可以讓它再升一級,直接進入閃電服務時代。例如,你可以通過HuaweiPay實現一觸解鎖小黃車,將繁瑣的APP操作通通省去,實現了真正的瞬間操作。同時,用戶不僅僅可以通過華為的語音助手智能設置鬧鈴、查詢天氣等基本功能,更可以更好的讓用戶實現所問即所答,通過云端服務的能力,向一切服務觸角延伸。
滲透全場景的完整體驗:
智慧生活的一個重要體現是以人為中心,用戶所到之處都應有智慧服務覆蓋,這與智能時代服務困于一個個獨立的需求中心不同,智慧生活時代完成了從個人、家庭、城市、世界的全面融合貫通。背后,則是基于平臺的廠商及企業大聯合。比如華為終端云服務之中涉及到的天際通,在用戶出國時直接免去用戶購買SIM卡、租用流量寶的繁瑣步驟,更可以在未來實現餐飲住宿預訂等一站式出境服務。再如HuaweiPay將支付場景覆蓋到了極致,不只是商店購物,更可以使用手機代替交通卡搭乘地鐵、公交。
2018年:生態為核,智慧生活將惠及大眾
最近,華為有一個活動頗有意思,智慧生活家招募計劃,即用戶可在12月23日至1月15日期間向華為分享自己眼中的智慧生活,同時華為還首先展示了幾位達人用戶橙子Joey、多啦C夢的口袋、倪磊楚等眼中的智慧生活。
活動舉辦恰逢年關,這讓活動本身在營銷之外,更有吹響智慧生活號角的感覺。就像活動中所展示的華為終端云服務的音樂、視頻、天際通帶來的生活改變,華為正通過完整的智慧終端云服務為消費者生活方式帶來切實的升級變化。
2018年可能還將繼續進行人工智能的軍備競賽。擁有終端設備優勢的智能手機廠商,在將來還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有機會成為未來人工智能賽道的最大贏家。在華為2017年全力以赴人工智能賽道后,2018年很可能就是其收獲之年。
伴隨每年上億手機的出貨量,華為終端云服務將成為改變全球消費者生活方式的最佳助手,也成為智慧生活最好的落地普及者。可以想象,未來一部華為手機便捷進出地鐵的生活將可能成為每個用戶的生活日常。
看來未來真正懂你的,可能就是你手中的智慧手機了,在智慧終端云服務的全場景覆蓋下,我們期待2018年智慧生活的到來。




